296
 
本期主題:行住坐臥皆修行







古德云:「行住坐臥,無非觀心之事。」
行者持威儀法,由此端肅身心,長養定慧;
時刻淨化三業,安住正念,遠離煩惱塵垢,
做得一分,便得一分,自能身心調和,隨處自在。


學習如來 萬德莊嚴

文/普正精舍研經禪修班學員 法北


  尚未接觸中台之前,對於佛教僅有粗淺的認識。因為母親生病的因緣,想找一間宗教小學任教,心中想著以此為母親祈福。那年暑假,進入了普台國小後,隨即報名參加中台舉辦的盂蘭盆法會、受了三皈五戒,也開始上禪修班。回想當時上完初級禪修班,繼續再報名中級禪修班的原因,就是因為中台法師們的威儀攝受了法北。無論是回山參加法會或是在精舍,遇到的法師都具足威儀,讓自己內心生起無限敬意。

勤策三業漸入道

  法北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善良、不錯的人。直到看見法師們的威儀,才知道自己相去甚遠。也體悟到內心想追求的那份「好」,不是如社會大眾所言的舉止從容,而是像法師們一樣由內向外散發出來的恬靜平和。隨著禪修班課程的薰修,學習到威儀粗分有「行住坐臥四威儀」,細分則有「三千威儀,八萬細行」,舉凡穿衣、吃飯、走路等這些看似平常的動作,皆可加以覺察並修正。

  拜老師之職所賜,為了要以身作則,自己也跟著學生練習細行。例如普台教育教導孩子「端身正坐」、「以碗就口」,當時自己沒有這些好習慣,行為舉止都相當放逸散漫。慢慢地自我要求並實踐,發現在境教之下,外在的行為愈來愈端莊,自己與學生都能有所受益。雖然這與佛法所言的「語默動靜體安然」仍有極大差距,卻是最基礎,也是相對容易入門的方法。

學佛行儀攝身心

  威儀不僅顯現於外在,更多是體現於內心生起覺察、覺照,進而落實在生活中的一切動作。例如:留意用齋時閉口咀嚼、物品輕拿輕放、交談輕聲細語、走路腳步抬起,這些降低干擾音的方式,都是在護念他人,使對方不起煩惱;當走路、騎車時會時時注意地上是否有小動物,避免壓傷了牠們,並時時為牠們三皈依,與小動物結法緣;睡眠時儘量右脅而臥,使心念不散亂、不顛倒。

  一直渴求成為更好的自己,後來理解其實就是想學習如來「萬德莊嚴」。也終於明白,不論如何講究儀態優雅,如果其中少了心念上的持戒、缺少了「人在哪裡,心在哪裡」的觀照,也無法成就「萬德莊嚴」。

  我們可以先從事上的四威儀修持做起,進而做到理上心念的持戒。當事理一如時,就能展現好的威儀,攝受大眾。法北發願要如是修持,有一天能像諸佛菩薩、法師們一樣,以行住坐臥四威儀之展現,即能令大眾心生對佛法的恭敬,進而向佛學習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