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6
 
本期主題:行住坐臥皆修行







古德云:「行住坐臥,無非觀心之事。」
行者持威儀法,由此端肅身心,長養定慧;
時刻淨化三業,安住正念,遠離煩惱塵垢,
做得一分,便得一分,自能身心調和,隨處自在。


靜心慎言免愆尤

文/普頓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裴


  孔子曾說:「道聽而塗說,德之棄也。」在路上聽到的言語,若沒經查證就隨意傳揚出去,會為有德行者所棄,亦自棄其德,有德之人是不會這樣做的。說話是一門藝術、一門學問,大多數的人說話,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,多會誇大其詞、危言聳聽,如此說出來的話傷害性甚大,除了傷害自己道業外,輕則會害人家庭失和、公司紛爭不斷,甚而造成國家動盪不安,正所謂「一言以興邦,一言以喪邦」,實不可不謹言慎行!

  年輕時的自己,沒有正確知見,想說什麼就說什麼,自以為是據理力爭,經常是吵架的常勝軍,甚至覺得自己是正義之士。直至走進精舍,法師以佛法慈悲循循善誘,教導我們認識自己的這念心,懂得觸物起照,懂得覺察、覺照、覺悟。赫然發現年輕時的自己,表面上雖贏了一時,失去的其實不可計數。再進一步思惟,這輩子所結的惡緣,已悄然記上了一筆。表面上看似短暫勝利,殊不知吵架是件非常傷神、傷身又傷心的惡業,爾後雙方見面心有芥蒂,無可彌補的傷害已然形成,甚而累劫後再相逢應是相看兩相厭。如「阿難化瓜」的公案,阿難尊者過去生只是心中起譏嫌,現今瓜農主人就莫名地厭惡阿難,連將自家種植的西瓜送給阿難尊者都不願意。可見日用中對自己的言行實在不可不慎思、慎行呀!

  法師曾教導我們,說話前要思惟自己講這句話是正確的嗎?有沒有幫助?講了是否會有後遺症?此外,講話還要如實、實在,不可言過其實。講話前當如此思惟、觀照,避免錯誤遺憾,誠如古德云:「言語知節,則愆尤少;舉動知節,則悔吝少。」我們應當時時於日常生活中,依此原則觀照自己的心念,不與眾生結惡緣,如此不僅自己避免了愆尤,亦能攝受人心,產生良善的循環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