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何方法可以印證自己的修行有沒有偏差?

 

  佛法有事、有理,凡夫是知道事不知道理,所以怎麼修都是背道而馳。佛法最重要的是保持當前這一念清楚、明白、作主的心,這念心是法界,自己與甚麼法界相應,自己心裏最清楚。

  守五戒,五戒是與人道相應。如果一天當中都是在起貪瞋癡、邪見,這就是落入惡道的因,有因必有果。自己反省自己一天當中起了多少惡因?如果惡因很多,就必然墮入三惡道中,沒有人救得了你。

  如果修十善,就與天道相應,十善屬於欲界天,將來生到欲界天。修四禪八定的人,死後是生到色界、無色界天,這就超越了欲界天。自己有沒有四禪八定的功夫,自己心裏明白,這是實際的問題。

  即使是證了果、悟到空了,還是以五戒十善為根本。不可能證了果、悟到空了,竟然連五戒十善都不要了,那是顛倒。

  佛法是以五戒十善為根本,悟到緣起性空的道理,就更進一步深入禪定。如果說你頓悟了,悟到了自性,悟到當前這個心,還是需要漸修,時時刻刻保持這念清楚、明白、作主的心,因為你還有習氣,要在行住坐臥中磨鍊自己。

  如果你說你是聖人了,最低限度就得和聖心相應,所謂聖心就是無為心、清淨心、慈悲心,從行為當中就會呈現這些心性。

  行菩薩道、修菩薩行,就要修大慈、大悲、大智、大願、大行,這是在因地修行必備的條件,如果你說你是菩薩,那就看看自己有沒有具備這些條件?

  佛法不是只有說說而已,佛法是要實際去實踐的,自己是行在甚麼階段,可以充份從生活中顯現出來。」

<摘自佛教新聞周刊。1990.9.10~9.16。訪惟覺老和尚>

上一頁